这下宝可梦每次新作画面拉胯的原因找到了。
最近一场围绕“《宝可梦传说:Z-A》的疑似内部信息泄露”的消息,引发了全世界玩家社区的广泛讨论。两位前任任天堂美国市场负责人Ellis和Krysta Yang在他们的播客节目中透露,根据泄露的宝可梦公司内部文件显示,该作的开发成本预估极低,只需要20万套就可以收回开发成本。
20万,这是什么概念已经不必多说了,也就是一个品质出色的独立游戏的水准。难以想象这一数字能够与宝可梦这么一个航母级的IP产生关联。
报道指出,此次泄露源于去年的那次黑客攻击事件,去年8月份时,GF的公司服务器被黑客攻破。超过1TB 的内容泄露。其中包括数千名员工的个人信息,多款未来新作的资料、以及旧作的资源废案等诸多商业机密,当时GF官方已经承认了泄密这一事实,虽然老任没有做出任何官方表态。但是发动了大规模的删帖。种种举措都证实这次的泄密真实性可以说是非常高的,而这次泄密源头仍然这里,两位美任前高管推测,如果数据属实《宝可梦传说:Z-A》的开发成本约为20亿日元(折合1300万美元)。
基于此成本计算,在不考虑市场营销费用的情况下,ZA仅需在全球卖出20万套左右便能实现盈利。这个数字对于宝可梦这个顶级IP已经不能说是“低得离谱”,朱/紫的全球总销量可是2700万。这哪是做产品,分明是拿根绳等着收网!后面 2680 万套卖的哪还是货啊,在这个利润面前,消费者早就不再是韭菜那么简单。消费者是小麦,但GF是开着联合收割机过来的!而且还是来回的碾!
当然了,冷静辩证的来看,目前泄露的来源只能说可靠性非常高。但并没有实锤,甚至可以说就根本没办法完全实锤。可你看看就ZA那个游戏质量,你看一眼游戏,看一眼新闻。看一眼游戏,再看一眼新闻。不仅从游戏游玩的经验上相信ZA真不像是大投入的作品,甚至从情感上你也很难怀疑这爆料的真实性。
而且别忘了,之前他们就被扒出从3ds时代的建模沿用到现代,因为这事,GF还破防要告泄密者。可以说是老惯犯了。
如此低的回本线,也引发了业界对宝可梦系列开发策略的反思。Ellis在播客中直接提出了质疑:“宝可梦作为一个稳赚不赔的IP,为什么其游戏的画面打磨总是显得平庸?他们根本不需要像其他的3A大作去担忧盈利问题,理应加大投入以提升品质。”
Krysta Yang也表达了相似的困惑,她认为,拥有如此成功的IP,宝可梦公司完全有理由增加投资,“至少别再让玩家看到那些糟糕的树和窗户了。” 这番言论也是直指宝可梦近几代作品在画面表现力上经常被玩家诟病的问题。
不过内容的结尾还是得再次强调,尽管泄露数字的真实性尚未得到官方证实,且可能已是过时信息,但此次事件的核心焦点确实已经超越了数字本身,直指宝可梦系列在“投入与回报”之间采取的病态保守近乎于铁公鸡一毛不拔的商业策略。这种策略确保了项目的极高利润率,捍卫了GF的贪婪,但却与玩家期待其达到业界顶尖画面和技术水准的愿望产生了巨大矛盾。
不过好处是,一旦哪一天宝可梦真的经历了巨大翻车,凭借以往作品极大压低了粉丝的对品质追求的预期所腾出的上升空间,GF或许还可以靠包括外包在内的各种手段迅速拔高游戏品质,来重新获得玩家的青睐。坏处就是如果继续不思进取,市场上要是再冒出几个类似《幻兽帕鲁》这样的现象级竞品,GF就算是给别家作品做嫁衣了。不过目前来看要指望GF能幡然悔悟还是很难,毕竟在幻兽帕鲁之前,他们在国内打赢的那几场宝可梦侵权官司也并没有为他们敲响警钟,而且仗着宝可梦ip本身的影响力,属于是躺着稳赚不赔的买卖,还能继续吃老本。
所以说,想看到次时代技术力——哦不,本世代技术力的宝可梦,估计也只能是梦里啥都有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