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SS 4驾驭全面战争的重生与技术革命——《战地风云6》显卡需求性测试

发布时间:2025-10-17 16:13:21阅读:844

2025年10月,“BattleField”《战地》系列游戏的最新一作《战地风云6》正式发售。这一知名IP的最新续作延续了系列“全面战争”的核心DNA,更通过寒霜引擎的深度进化与NVIDIA DLSS 4技术的加持,在玩法深度与视觉表现上实现了双重突破,甚至很多媒体称其为“近十年来最有趣的《战地》游戏”。

真实战场再现,近未来战争旋涡的特色玩法

作为系列的正统续作,《战地风云6》用一场横跨三大洲的冲突,为玩家打开了近未来战争的全景画卷。作为EA旗下FPS游戏巅峰IP,《战地风云6》将故事锚定在2027年的近未来,一个秩序崩塌、危机四伏的时代背景中。当全球秩序濒临崩溃,一家名为“和平军团”的私人军事公司趁机崛起,企图重塑全球格局,由此引发了全球性的冲突。玩家将扮演隶属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Dagger 13”(匕首13)小队成员,在混乱的世界中执行任务,阻止和平军团的行动。这场冲突并非简单的国家对抗,而是“正规军vs私军巨头”的新型战争形态,战场也因此突破地域限制,从撒哈拉沙漠的坦克集群对决,到纽约曼哈顿大桥的城市巷战,再到直布罗陀海滩的两栖突袭,形成了横跨五大战区、覆盖数十个独特战场的全球战事网络。

在游戏可玩性上,三重玩法体系构筑了浩瀚的战争全景。首先是本作回归了系列标志性的单人战役模式,以“Dagger 13”小队为视角,通过数个横跨三大洲的任务,串联起盟军对抗和平军团的核心剧情线。战役关卡不仅提供了多样化的战斗场景,更通过“任务选择自由度”打破线性叙事局限——玩家可自主决定推进顺序,不同选择将影响部分支线剧情的走向。

而我认为多人模式无疑才是《战地风云6》的灵魂所在.其提供了两类核心玩法:一类是“全面战争”导向的大规模模式,包括经典的“征服”(争夺据点控制权)、“突破”(攻防战线推进)和“突袭”(摧毁关键目标)以及“全面战争”等。在这些模式中,步兵、坦克、战斗机、武装直升机等20余种载具形成了空地一体的作战网络,玩家既能驾驶F35执行空中压制,也能操控主战坦克正面突破,还能以突击兵身份潜入敌后摧毁敌方雷达。

另一类是快节奏的小规模对抗模式,如“攻防”“封锁”等,这类模式主打步兵近战,地图设计更紧凑,战斗频率更高。

就整体感受而言,个人认为《战地风云6》算得上是系列的大成之作,而且目前还没有发现游戏中有什么“作妖”的设定,单人模式剧情精炼,多人模式更是精彩纷呈,值得FPS爱好者将其收入囊中。

技术革新:新一代寒霜引擎赋能

《战地风云6》在游戏引擎上使用的是EA DICE自研的看家产品——寒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就是最新一代的寒霜引擎5.0(或者称为寒霜引擎4升级版)。

作为EA DICE自研引擎的巅峰之作,新一代寒霜引擎毫无疑问仍然是在“破坏性”的表现上非常优秀。相比早期寒霜引擎的“块状破坏”,《战地风云6》中的破坏系统甚至可以说是达到了“原子级交互精度”。引擎通过预计算超过10万种建筑结构的力学参数,实现了“承重链动态断裂”效果,因此你可以看到火箭筒轰击不同楼层的承重柱会引发差异化坍塌:击中底层立柱将导致建筑垂直坠毁,而破坏中层斜撑则会造成建筑侧向倾倒,倒塌过程中飞溅的混凝土块、钢筋还会产生二次物理伤害。这种破坏并非预设动画,而是实时计算的物理反馈。

其次,新一代寒霜引擎还具备非常不错的云层光照质量,突破了传统“天空盒静态渲染”的局限。在沙漠地图中,沙尘暴中的沙尘颗粒会反射阳光形成漫射光效,随着太阳角度变化,沙漠地表的阴影长度与颜色饱和度会动态调整;而纽约雨夜场景中,路灯透过雨滴形成的光折射效果,会在地面积水处呈现分层光斑。

▲代寒霜引擎在各种渲染细节的表现上非常不错,在选项中也有非常丰富的可调节项。

材质表现上,引擎支持“8K PBR+微表面流场”双重渲染:士兵头盔的钛合金材质不仅能呈现金属拉丝纹理,还能通过流场模拟雨水冲刷后的湿润反光;坦克履带的橡胶材质则会根据行驶距离积累泥沙,且泥沙厚度与地形湿度实时关联。这种“材质记忆功能”让战场元素摆脱了“静态贴图”的僵硬感,每一件装备都能反映战斗历程。不过有一说一,在反射效果上,《战地风云6》做得不算太好,会出现阴影和水面反射贴图错误的情况,这也算是不支持实时光线追踪的弊端吧。

DLSS 4多帧生成加持,AI驱动画质与性能双突破

作为英伟达与EA联合优化的核心技术,《战地风云6》首发即支持完整的“大力水手4”,也就是NVIDIA DLSS 4技术(核心为DLSS多帧生成、DLSS光线重建以及DLSS超分辨率),凭借GeForce RTX 50系GPU配备的第五代Tensor Core与云端AI训练的新一代Transformer模型,在《战地风云6》中实现了“帧率倍增而画质不降”的绝佳体验。

▲《战地风云6》提供了对NVIDIA DLSS 4技术的完全支持

正如我们之前多次讲过的一样,NVIDIA DLSS 4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在于“Multi Frame Generation”即多帧生成技术。相比DLSS 3帧生成,DLSS 4多帧生成可通过AI为每帧生成最多三帧,使帧率最高提升至原生渲染的8倍。这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新一代Transformer模型架构的“自注意力机制”——AI会同时分析当前帧、历史帧与运动向量数据,通过比较每个像素与周围光影、纹理的关联权重,精准预测动态画面细节,并通过AI生成补足帧画面。所以,我们可以在游戏中看到,当处于上百人混战的巷战或大规模混战中,传统渲染会因为GPU压力的骤然增大,会导致游戏过程偶尔会出现帧率跌到60fps以下甚至低于30fps的情况。而开启DLSS 4多帧生成之后,游戏甚至能够清晰地还原每个士兵的武器摆动轨迹与烟雾扩散形态,甚至可识别快速旋转的直升机旋翼,避免出现“模糊残影”问题,而且帧率稳定性十分优秀。

▲开启DLSS 4多帧生成平衡模式之后,游戏帧率从84fps提升到了331fps(4K,RTX 5080,极致画质)。

从游戏画质表现来看,可以看到在质量、平衡模式下,开启DLSS 4多帧生成之后画质相比原生画质丝毫不逊色,甚至更清晰锐利一些,即使在性能模式游戏画质呈现也与原生画质相差不大。只有在超高性能模式下,游戏画质有一点轻微的损伤,但影响也不太大。

游戏实测:DLSS 4助力,4K分辨率RTX 5070也能达成200fps+

略有些许遗憾的是,《战地风云6》并未提供对实时光线追踪效果的支持,或许正如EA在之前某些场合所说是为了让更多玩家能够“入门”吧。不过新一代的寒霜引擎打造的拟真战争世界,会给显卡带来较大压力吗?我们决定用全系GeForce RTX 50系显卡去考验一下。

我们之前也多次说过,对FPS游戏来说,尤其是带有竞技性质的FPS游戏而言,游戏的平均帧率表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相对于我们玩RPG、SLG等游戏时的60fps即足够的标准,对FPS游戏来说,帧率自然越高越好,帧率越高,操作越丝滑,也才能真正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准。因此,我们一般认为,要达到非常优秀的FPS畅玩体验,144fps+基本算是一个入门的标准,而200fps+则可以视为流畅的达标检测线。

在测试方法上,由于《战地风云6》没能提供内置的Benchmark工具,因此我们选择的是战役模式中庞大建筑群中的一段遭遇战,通过这段遭遇战的整体帧率表现来衡量每款显卡的综合表现。由于这场遭遇战前设置了自动存档点,还是比较方便的。当然,必须要说的是,由于实际战斗的测试过程并不能做到每次战斗的完全重现,测试结果虽然能够基本代表显卡的性能表现,但并非绝对准确,供大家参考。在全部测试流程中,我们将游戏的画质设置为预设最高的“极致”挡位,每个设置测试三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成绩核算。

4K分辨率

其实在4K分辨率下,游戏对硬件系统,尤其是显卡带来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在不开启DLSS的情况下,只有RTX 5070 Ti以上等级的GPU才能达到60fps的基本流畅运行线,即使如RTX 5090 D这样的旗舰GPU也只能达到111fps左右的帧率表现。

不过在开启DLSS 4平衡模式之后,可以看到游戏中的帧率表现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DLSS 4多帧生成的辅助下,RTX 5090 D v2这颗旗舰GPU的游戏帧率达到了400fps以上,RTX 5070也能在4K分辨率下达到200fps+的非常流畅的运行效果,即使RTX 5060也达到百帧以上,对很多普通玩家来说,也有不错的可玩性了。从整体测试成绩来看,相对于原生帧率状态,开启DLSS 4平衡模式之后,整体帧率的提升幅度达到了300%以上。

1440p分辨率

1440p分辨率给显卡带来的压力骤减了许多,这一分辨率下RTX 5060 Ti 16GB及以上等级的GPU在不开启DLSS时也能达到60fps的传统合格标准线,但即使如RTX 5090 D也并未达到我们认为的200fps+的绝对流畅FPS游戏体验标准。

开启DLSS 4平衡模式之后,很多GPU都打出了漂亮的翻身仗,从测试数据可以看到RTX 5060已经能在这一分辨率下开启DLSS 4多帧生成后达到200fps+的优秀水准,而RTX 5090 D v2更是达到了580fps+的极其优秀的性能表现。从所有测试数据来看,这一分辨率开启DLSS 4之后,相比原生帧率状态的性能提升幅度平均达到了240%左右。

1080p分辨率

1080p分辨率的压力显然是入门级的,即使RTX 5060也能在不开启DLSS时拥有80fps+的比较客观的游戏帧率表现。开启DLSS 4平衡模式之后,RTX 5050作为桌面Blackwell家族的入门级产品也拥有了175fps的优秀表现,RTX 5090 D v2更是达到了750fps+的卓越游戏帧率。整体来看,1080p分辨率下开启DLSS 4多帧生成之后相比原生帧率,整体性能提升了200%~250%不等,仍然十分可观。

《战地风云6》最佳游戏体验,RTX 50系是目前优选

《战地风云6》作为《战地》系列的正统续作,堪称系列大成之作,可玩性极具说服力。无论是驾驶战机空中压制,还是潜入敌后破坏目标,均能带来沉浸式战争体验,整体来看这一作没有“作妖”设定,剧情精炼且多人玩法精彩纷呈,我们认为它有潜力成为FPS爱好者的新一代心头好,尤其对《战地》系列的发烧友玩家来说,这一代作品堪称优质选择。

从我们的测试结果来看,NVIDIA DLSS 4多帧生成技术为《战地风云6》带来了画质与性能的双重突破,堪称游戏流畅运行的“核心助力”。从实测来看,开启DLSS 4平衡模式后,各分辨率帧率提升显著:4K分辨率下整体提升超300%,1440p分辨率平均提升约240%,1080p分辨率提升200%~250%,实现了“帧率倍增而画质不降”的绝佳效果。当然,我们认为更亮眼的地方在于,DLSS 4让RTX 5060甚至RTX 5050这种新一代入门级的显卡甚至能在4K分辨率和全特效设置下去挑战一下《战地风云6》,还有比较不错的可玩性!

因此,基本上没有疑问,GeForce RTX 50系显卡是目前畅玩《战地风云6》的首选显卡,没有之一。

其与DLSS 4技术的深度适配,能充分释放游戏性能,满足不同分辨率下“200fps+”的绝对流畅标准。在这里我们也针对不同分辨率RTX 50系显卡的综合表现做了一个总结,给大家参考。《战地风云6》凭借出色的可玩性与技术革新成为射击游戏新标杆,而DLSS 4与RTX 50系显卡的组合,则为玩家提供了从入门到旗舰的全方位畅玩方案,无论选择何种分辨率,均能享受到“高画质+高帧率”的近未来战争体验。

4K分辨率

性价比推荐:RTX 5070 Ti

土豪推荐:RTX 5090 D v2

原生渲染下仅RTX 5070 Ti及以上显卡能达60fps基本线,而开启DLSS 4后,RTX 5070即可稳定实现200fps+;更高阶的RTX 5070 Ti、RTX 5080、RTX 5090 D、RTX 5090 D v2帧率表现更优,其中RTX 5090 D v2可突破400fps,完全适配4K极致画质的流畅需求。

1440p分辨率

性价比推荐:RTX 5060

土豪推荐:RTX 5070 Ti

这一分辨率下原生渲染压力骤减,但仅RTX 5060 Ti 16GB及以上能达60fps。开启DLSS4后,RTX 5060即可轻松实现200fps+;RTX 5060 Ti 16GB、RTX 5070及以上型号帧率更高,RTX 5090 D v2甚至能达580fps+,兼顾画质与高帧率。

1080p分辨率

性价比推荐:RTX 5050

土豪推荐:RTX 5060 Ti 16GB

原生渲染下RTX 5060已能达80fps+,开启DLSS 4后,RTX 5060及以上型号均能稳定200fps+,入门级RTX 5050也能达175fps,而RTX 5090 D v2可飙升至750fps+,为追求极致流畅的玩家提供顶级体验。

结语:射击游戏的新标杆

《战地风云6》的成功,在于它既坚守了《战地》系列“全面战争”的核心魅力,又通过玩法创新与技术革新,回应了玩家对“次世代射击游戏”的期待。128人战场的宏大叙事、分子级破坏的战术深度、Portal模式的创作自由,共同构建了一个“人人皆可创造战争”的开放生态;而寒霜引擎5.0与DLSS 4多帧生成技术的结合,则重新定义了3A游戏的画质与性能标准。

尽管单人战役存在遗憾,但多人模式的沉浸感与可玩性已足够支撑起“系列巅峰”的评价。对于射击游戏爱好者而言,《战地风云6》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个可以反复探索的战术实验室——在这里,每一颗子弹都可能改变战局,每一次破坏都可能创造奇迹,这正是全面战争最迷人的本质。